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新闻摘要
三分之一纠纷诉前化解,人民法院一站式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
——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全国法院一站式建设优秀改革创新成果
  发布时间:2023-02-16 17:45:45 打印 字号: | |

2月15日,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,发布全国法院一站式建设优秀改革创新成果。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钱晓晨、立案庭副庭长刘雪梅出席发布会,介绍人民法院一站式建设取得的新成效并回答记者提问。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李广宇主持发布会。

  为全面总结人民法院一站式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果,以更加生动鲜活的方式展示各地法院改革创新实践,最高人民法院于2022年6月组织开展评选活动,最终评选出“十大最受欢迎一站式建设改革创新成果”“十大最具品质一站式建设改革创新成果”“十大最具创新一站式建设改革创新成果”和“十大最具特色一站式建设改革创新成果”。40个改革创新成果涵盖高级、中级和基层人民法院,覆盖诉源治理、多元解纷、在线调解、立案服务、大厅建设、智慧诉服、热线服务、智辅审判、一网统管等一站式建设重点领域。

  矛盾纠纷源头治理成效显著

  钱晓晨介绍,人民法院一站式建设这一“民心工程”自2019年初启动后,在四级法院共同努力下,夯基垒台、立柱架梁、精耕细作、压茬推进,2020年建立“一个中心、十大系统”主体框架,2021年完成“基本建成一站式”目标,2022年全面建成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。

  四年时间,人民法院一站式建设实现从无到有、从有到优的跨越式发展、全方位提升,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司法为民之路,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的“中国优势”更加明显。

  据了解,近年来,诉至人民法院的社会矛盾纠纷以年均10%以上增幅持续增长,但通过源头减量、诉前调解,人民法院收案量在2020年出现持续增长15年后首次下降,2022年再次实现同比下降。通过诉讼方式解决的民事行政纠纷占法院纠纷总量的比例从2019年的90%下降到2022年的64%。

  “进入人民法院的纠纷三分之一通过诉前调解方式得到实质高效解决,充分体现在各级党委领导下推进一站式建设、促进矛盾纠纷源头治理的显著成效。”钱晓晨说。

  为人民群众提供分层递进、多元可选的纠纷解决方案,让矛盾纠纷化解驶入“多车道”“快车道”,这是人民法院打造的一站式多元解纷“供给链”——

  最高人民法院会同12家中央行政机关、全国性行业协会建立“总对总”在线多元解纷机制,最大限度集约各单位分散在省、市、县、乡各个层级调解资源,做到“一平台调解、全流程在线、菜单式服务、一体化解纷”,开创中国特色在线多元纠纷解决新模式。2022年,“总对总”合作单位参与调解纠纷114.35万件,同比增长422.6%;调解成功率达78.9%,比2021年高出15个百分点。

  各地法院加快推动本地区多元解纷实践,持续增加联调共治力量,丰富多元解纷“菜单库”。金融、家事、道路交通、劳动争议、知识产权等重点领域一站式多元解纷工作成效明显,市场化解纷试点稳步推进,一批特色品牌调解室在诉讼服务中心生根开花,“法院+社会”多元解纷虹吸效应持续增强,人民法院在线调解优势得到充分释放。截至2022年底,对接人民法院的调解组织、调解员达9.6万家、37.2万名,在线调解纠纷量累计3832万件。诉前调解成功量自2019年以来以年均83%的增幅持续增长,2022年诉前调解成功895万件,同比增长46.6%。

  智慧诉服让“数字正义”持续在线

  平均每个工作日有5.4万件纠纷在线调解,每分钟就有75件成功化解在诉前,每2.2个调解案件就有1件通过远程视频方式开展……“指尖上的调解”新模式惠及更多境内外当事人,让中国特色在线多元解纷这张“金名片”成色更足、底色更亮。

  钱晓晨介绍,各级人民法院以信息化、智能化为引擎,深度凝聚“数智”合力,推动诉讼服务“一网通办”工程从“有”向“好”转变,以数字化为支撑的全国法院一体化诉讼服务格局逐步建成,一站式建设向更高水平的“数字正义”迈进。

  2022年,“人民法院在线服务”移动端提供网上立案1071.8万次,同比增长30.6%,平均每分钟就有61件案件实现“掌上立”。43.38万名律师应用律师服务平台办理诉讼事务,基本覆盖全国诉讼律师,人民法院提供排期避让提醒服务37.7万次。二审网上立案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,山东、浙江、河北第一批试点地区二审网上立案平均周期29天,较试点前全国法院平均周期缩短三分之二以上,最快可以实现当天立案。

  网上申诉信访新模式全面运行,有效减轻群众申诉信访成本。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、智能化、社会化改革加快推进。2022年,人民法院电子送达9264万件次,同比增长123%。网上保全标的额达26553亿元,是2021年的2.1倍。四级法院应用委托鉴定系统开展工作,线上平均鉴定周期21个工作日,比线下鉴定周期缩短31%,大大节约当事人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,让人民群众更多享受智慧诉讼服务建设带来的“红利”。

  打造“家门口”解纷服务新模式

  人民法庭是解决矛盾纠纷的“前哨堡垒”。据介绍,各级人民法院广泛建设乡村调解室、社区微法庭等基层解纷站点,全面开展人民法院调解平台“进乡村、进社区、进网格”工作,人民法庭与越来越多的基层治理单位实现在线对接,将法治力量嵌入基层社会治理的全链条、各环节,全流程在线开展风险预警、矛盾排查、民意沟通、就地化解、视频调解、立案审判等工作。

  2022年,9677家人民法庭入驻调解平台,在线对接派出所、司法所、街道办、村委会等基层治理单位75511家,就地预防化解纠纷33.21万件,是2021年的32.57倍。“家门口”解纷服务新模式,有力促进基层善治,惠及更多城乡群众。

  “进一个门,到一个窗,办全部事”,各级人民法院全面推进一窗集成、一站通办、一号响应、一次办好工作,加强集成式诉讼服务建设,增强诉讼服务中心现代化水平。

  发布会介绍,各级人民法院坚定不移贯彻立案登记制改革要求,深度应用立案偏离度预警系统,以最严标准、最高要求、最强措施巩固整治年底不立案成果。加强适老型诉讼服务机制建设,绿色服务窗口实现全覆盖、优先办。持续释放跨域立案服务效能,人民法院累计提供跨域立案服务16.7万件。全面升级12368诉讼服务热线,做到诉求直通,件件响应,以声音传递公平正义。2022年,全国法院12368热线接听群众来电1465.3万件,是2021年的2.8倍,群众满意度超过92%,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更加充实、更有保障、更可持续。(记者 乔文心


 
责任编辑:沈阳市大东区人民法院